關係果真如此重要嗎?
譚日新博士 (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) 關係 ── 人可以為之而生、為之而死。 無論是男女間之情愛、父母子女間親情之愛、還是朋友間之友愛,是生離或死別,關係還在時,人往往不太懂得珍惜,有時甚至覺得是應份。因為深入關係往往交纏著愛和恨,愛令人如沐春風,恨r令人痛苦萬分。從事輔導工作的人,經常也會看到人在關係中受盡折磨,仍存著很多幻想,既不能離開,又捨不得放下。 防衛性抽離( Defensive Detachment ) 人沒有了關係,是否就失去了人生意義呢?到底人們在關係中可以得到甚麼呢?有些人會將人分為「關係尋求型」( Relationship Seeking )和「關係逃避型」( Relationship Avoiding )兩類。但真有人不需要關係嗎?逃避人群是否就代表不需要關係?還是在關係中經歷太多失望、傷害,以致不想再受傷,形成一種自我保護的相處之道,此之為「防衛性抽離」。對某些人來說,人越長大,似乎就越懂得這個防身之術,更有些人可能會索性把感情不放在人身上,改而放在一些事物上,又或把人「物化」起來,當對方好像物件、工具般看待,不顧及其感受。當然,嚴格來說,這也是一種關係,只不過,這是人與物件間之關係,而不是人與人間之關係。 關係沉溺 (Relationship Addiction) 而另一個極端,就是有些人沒有了關係就好像世界末日一樣,呼天搶地,死去活來,無論怎樣也要保留或再找回這段關係,不論是勉力強留、還是當對方從未離開或死去,仍舊當對方存在地活著,此之為「關係沉溺」,有些失戀或婚姻失敗之人選擇自尋短見便是一些例子。或許這可令我們反省,失去關係對我們來說等同失去什麼呢?用回失戀的例子,失戀等同失去「一個愛自己的人」、「自我價值被否定」...那麼我們選擇自殺是否代表這些比生命更重要呢?這很藉得我們再思索自己的人生觀和信念吧。 共依存關係 (Codependent Relationship) 此外,亦有些人和另一人建立了一份排外性極強、彼此依附之關係,雙方在這段關係中,非但不能幫助對方成長,反而助長對方在情緒、行為、思想或關係上之問題,這稱為「共依存關係」。例如幫助病態賭徒的專業人士發現,在他身邊往往會有一個願意為他「付出」的妻子。 施予和回報 (Giv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