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從 2月, 2016 起發佈的文章

輔導解碼(1)-心理輔導簡介

譚日新博士 (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    臨床心理學家) 不少人對心理輔導也有以下的疑問:甚麼是心理輔導?見輔導的人是否「心理變態」?與家人或朋友分享有甚麼不同?本文寫作的目的,就是希望讓大家對心理輔導有一個基本認識,從而澄清一些誤解,以致我們從日常生活中觀察自己、家人、朋友、同事或教會中的肢體,是否需要尋求心理輔導的幫助。 心理輔導是甚麼? 有些心理學家將心理輔導( Counselling )和心理治療( Psychotherapy )區分,認為心理輔導是幫助一些問題較輕微和正常的人,而心理治療則是幫助一些情況較嚴重或患有情緒/精神病的人士。有些則不同意這樣的區分,相信當中沒有一條明顯的界線,去分辨正常與不正常、輕微與嚴重,更索性把兩個名稱交換使用。不管我們接納那一個定義,相信只是程度問題而已。為了簡化起見,筆者在文中皆以心理輔導為統稱。 有別於藥物治療,心理輔導 是一種以心理學為基礎的治療方法,幫助求助者改善其心理困擾,而其情況可呈現在下列幾方面: 行為 : 例如失眠、過分整潔、過度工作、暴食/節食、自毀或傷人等; 情緒 : 例如抑鬱、過度興奮、焦慮等; 思想 : 例如負面、過分正面、多疑、偏激或簡化等; 性格 : 例如過分依賴或疏遠別人、難與別人建立健康的關係等; 人際關係 : 例如戀愛/婚姻問題、親子教養問題、工作關係或朋輩關係問題等。 另外,亦有些求助者以自我認識、成長和性格更完整為輔導目標。 對於精神或情緒病患者,除了這些目標,也可幫助他們消減病徵或更有能力面對病徵所帶來的困擾,從而重新投入正常的工作和家庭生活。 進行的方式 心理輔導一般的方式是,求助者與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治療師,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所建立的一份治療關係 , 在這個基礎上幫助求助者面對其心理困擾,達致一同訂立的治療目標。 而在這個治療環境下,心理治療師和求助者也要遵守一些基本守則: 心理治療師方面:遵守專業守則,例如保密守則:即除涉及自殺、傷人、法庭要求,又或在求助者的同意下,心理治療師要對求助者的談話內容保密。 求助者方面:假如是面談輔導,一般也需要預約、付費 及準時出席面談等。 過程 一般來說,心理輔導是透過一個進程( proce...